7月21日晚,江特电机002176)(002176.SZ)发布公告,近日,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朱军、卢顺民的通知,其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项,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。公司股票自7月22日上午开市起停牌,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。
江特电机股权较为分散,控股股东江西江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“江特电气集团”)持有公司14.12%的股权。
此前,市场曾传闻,比亚迪002594)拟收购江特电机部分股权。对此,江特电机曾予以否认。
江特电机的主要业务涉及锂矿开采、锂盐加工,以及特种电机研发生产和销售。受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,公司经营业绩承压,2023年、2024年连续2年亏损,2025年上半年预计再度亏损。公司的解释是,主要是因为碳酸锂价格下降。
江特电机还有一定的财务压力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公司货币资金7.14亿元,有息负债15.07亿元。
7月21日晚间,江特电机公告,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朱军、卢顺民的通知,其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项,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。
江特电机筹划转让控制权的消息,应该没有提前泄露。7月21日,公司股价微涨1.18%,过去三个交易日,累计涨幅约为5.31%。
早在2023年10月,市场传闻称,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巨头比亚迪可能会控股江特电机。由于江特电机大股东仅持有公司14%的股权,若比亚迪或某家锂电池巨头在二级市场大量购买江特电机的股票,持股比例达到15%以上,便有可能成为江特电机的第一大股东,实现控股。
2024年上半年,传闻再起,称比亚迪将收购江特电机30%的股权。并称,江特电机业务涵盖了锂矿采选及锂盐制造业和电机产业。在锂矿采选及锂盐制造业方面,公司主要从事以碳酸锂为主的锂盐产品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这符合比亚迪的产业需求。
这一次传闻,江特电机进行了澄清。江特电机证券部工作人员明确表示,此消息纯属虚构,是市场上的不实传闻。其解释称,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仅为百分之十几,即便是比亚迪真的收购,也无法收购传闻中30%股权。
如今,江特电机的2名实际控制人筹划针对公司的控制权转让,引发市场对谁会接盘江特电机的好奇。
目前,江特电机的第一大股东江特电气集团,持有江特电机14.12%的股权。
股权穿透显示,江特电气集团的控股股东为江特实业,持有江特电气集团57.43%的股权,江特实业由朱军、卢顺民全资持有,二人各持股50%。此外,江特实业还直接持有江特电机0.05%的股权,朱军、卢顺民分别直接持有江特电机0.03%、0.02%的股权。
据此计算,朱军、卢顺民实际直接间接持有江特电机的股份比例仅为8.21%,二人合计控制江特电机的股权比例为14.22%。
以江特电机7月21日收盘时市值132.1亿元计算,朱军、卢顺民合计控制公司的市值约为18.78亿元。
江特电机是业内知名企业。官网显示,江特电机是一家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智能电机产品及锂产品为一体的国家电机行业骨干企业,江西省100强企业。公司总部位于锂电新能源发展基地、被称为“亚洲锂都”的国家生态文明城市——江西宜春,下属子公司、分公司30多家,产业分布在国内江西、天津、浙江等省市及境外德国等地区,经营业务涵盖电机、锂矿采选与深加工等行业。
近年来,江特电机确立了“大力发展智能电机产业,持续打造锂产业核心竞争力”的战略方针。公司称,其聚焦资源,发挥优势,优化管控与赋能,朝着建成“一流的智能电机集成服务商”“全球碳酸锂大型供应商”的战略目标努力奋斗。
其实,江特电机原本主营电机,2013年,锂电行业风起,江特电机定增募资9.74亿元进行布局。2015年,新能源汽车风起,公司斥资29.12亿元收购九龙汽车100%股权。当年,公司还以6亿元价格收购了杭州米格电机升级传统主业。
然而,募投项目均未达预期,伴随着并购业绩承诺期届满,并购标的业绩大变脸,2018年,一次性发生商誉减值14.08亿元,导致公司亏损17.59亿元。
2019年,受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、新能源汽车销量减少等因素影响,公司亏损扩大至19.06亿元。
2021年、2022年,江特电机经营业绩迎来高光时刻。这两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.82亿元、65.72亿元,同比增长61.73%、120.37%;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.86亿元、23.26亿元,同比增长2592.71%、503.05%。
但是,市场很快转向,碳酸锂价格不断回落,公司经营业绩随之承压。2023年、2024年,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3.97亿元、3.19亿元。
根据业绩预告,2025年上半年,江特电机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9500万元—1.25亿元,扣非净利润亏损1.35亿元—1.65亿元。公司解释,电机板块实现了稳步增长,但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,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,导致锂盐板块亏损。
市场期盼,江特电机易主之后,新的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能积极赋能,助力公司摆脱经营困境。